記得小學一年級剛要入學,我們家離學校要經過二個大馬路及幾條歪七扭八的小路,大約要走 20 幾分鐘才會到,第一天報到時我爸爸帶著我走,他說:「今天帶你走一次,明天起你要自己上學哦!」才七歲的我當時著實嚇到了,但也因為這樣,我緊張著邊走邊認真的記路線,放學時爸爸來接我,叫我走前面牽著他走,我們順利回到家了,當時的我很開心,但我爸沒說什麼,我有點失落
「我不放棄愛的勇氣,我不懷疑會有真心我要握住一個最美的夢,給未來的自己不管怎樣,怎樣都會受傷,傷了又怎樣?至少我很堅強、我很坦蕩!」...
有時候常聽到身旁的人會說如果我能成為某某人就好、如果我能跟誰誰誰一樣就好!我也曾遇到有幾位剛生病的病友跟我聊到說如果可以跟我一樣就好!...
無聲的世界—用眼睛聽得更清楚。
在兩年前因為治療的副作用,所以剩右耳還聽得到。可是那時突然間連右耳也聽不到了,一瞬間進入了無聲的世界,後來經過治療一星期就恢復了,感謝那一次的經驗。
「呼吸」對絕大部份的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,但人又不能沒有呼吸,還可以呼吸代表人還活著,但卻不一定代表活得很快樂、很充實,可以快樂的呼吸著才是最有價值的意義。常聽到只要還有一口氣在,就可以再次挑戰那個你曾挑戰卻沒成功的事...
從小就常被身邊尤其是不熟的長輩教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,常聽到:「你看那個誰誰誰出國遊學多會讀書、那個誰誰誰賺多少錢多優秀啊,你以後要努力一點,跟人家多學學...」這些如雪片般飛來的碎唸真的會讓人秒崩潰。我常想:「如果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成為一樣的人,那這個群體不就很無聊?那是我要的優秀嗎?你住的房子誰蓋?
常聽到或看到很多人對一些事感到後悔而埋怨為何沒有早知道,人生就是一條只有單程的旅行,沒有回程,每一站都有人下車,每趟旅程每個座位都有他專屬自己的視角,獨一無二的風景,晴天有晴天的美、陰天有陰天的涼爽、雨天有雨天的詩意、日出有日出的希望、夕陽有夕陽的能量…
人的一生從生、老、病到死亡,中間由各種快樂、悲傷、煩惱、喜悅等等心情組成,也有各種視覺、味覺、聽覺與各種感覺等等因素影響內心的愉悅或厭煩,有時候生命或許沒辦法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裏,但情緒卻可以透過成長的「經歷與學習」而淬煉出可以讓自己掌握想要的生活,也因為這樣的淬煉
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,最終離開這個世界也是因為不得不走,在無法預估的有限的人生裏,珍惜還可以呼吸的時候,努力去做自己覺得對自己最有價值、最引以為傲、最不留遺憾的事,才對得起自己來這世界走一遭,當你總是抱怨早知道、來不及等藉口時,那你的生命價值已經在一步一步的流失,最終一切就真的來不及了
現在的環境氛圍與每天如雪片般飛來的新聞、四處接收到未經證實的訊息,使人整天充滿著不知如何求證的資訊與莫明的恐懼,再加上工作及生活上的壓力,有種讓人快喘不過氣與不知所措的感覺,連健康都可能被波及而生病,這時真的該讓自已的身與心緩和下來,好好的去整理一下什麼才是你現在最需要做的,有時候就是:休息!
這幾年透過不同管道接觸了一些族群或個人,所謂個人通常都是癌友本人或家屬,我常會被問到:當你知道你是癌症末期時你會懼怕嗎? 我回答:當然會‼️其實我跟這位網友完全不熟也不認識,如果照他說的做自己就好,那他又為什麼要去教別人怎麼生活呢?其實我很感謝這位網友的關心與好意,只是每個人的內心或生命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呈現
有個網友私訊我說:看你的臉書,覺得你是為了隱藏負面情緒而取悅別人,何必那麼辛苦,做自己就好! 其實我跟這位網友完全不熟也不認識,如果照他說的做自己就好,那他又為什麼要去教別人怎麼生活呢?其實我很感謝這位網友的關心與好意,只是每個人的內心或生命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呈現、用什麼樣的面向去表達,都有各自的主張與考量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只是有的精采絕倫高潮迭起、有的毫無章法沒有起承轉合,人生故事是一篇篇生活細節拼湊而成的,以前的你所發生的一切拼湊成現在的你,你可以讓它很精彩也可以讓它很平淡,它終究是你的故事,在經歷這幾年來的生命體驗,我發現每個人都有故事,可以寫一本真正屬於自己的故事書!
小時候的我,因為家庭成員眾多,而且每個人生活作息都不一樣,兄弟年紀的差距及生活環境相對複雜,人員雖多我反而孤單,沒有存在感。總覺得我跟同學不一樣,在自卑感中無聲無息的長大,慢慢感覺到我未來的生命是灰暗的、是醜陋的、是茫茫渺渺毫無希望的人生,人生不是一成不變,而是不敢改變!!
有人問我生命在這麼艱難的狀況下怎麼堅持過來的?
我說:有些事可以妥協,但「生命」這件事,我、輸不起!
因為休養的關係,我有很長的時間常常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裹,看看電視或上上網,從中去領略到每個不同的人生故事。常常在靜下來時心中常想到人的一生也很奇妙
我們常聽到「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」這句話,這句話很明確也很容易懂,但真的願意去做可能會白花時間、心力去準備未知的未來、未知的失敗或不斷挫折的人又有多少人? 自從 2014 年 8 月生病到現在快 6 年以來,我深刻體會到「超前準備」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,我不是指要先準備起來等生病,而是要準備讓自己不生病
對的事 就去嘗試!
在每次的演講後大家都知道夢想、目標、信念的重要性,但跟台下的朋友互動後,我發現很多人對自己沒有自信,或不知道現在走的這條路正不正確,有的甚至很擔心、很在乎別人怎麼看待他的工作與成就而停滯不前,如果你做什麼事都要在乎別人怎麼看你,那就什麼事都做不成。很多想做的事,前提是在於你心中怎麼認定
每個人的出生或許因為天生條件、成長環境、學習能力等起點都不太一樣,資源及辛苦度也不一樣而造成生命的過程與成就不一樣,但唯一一樣的就是大家都是「人」,人的出生一定有它的目的、社群地位以及最終價值,這些都靠「夢想」在引導著你,因為有夢想才有方向,有時候生命的重點不是你做了什麼
精神醫學中所研究的強迫症包含「觀念性的強迫」與「行為性的強迫」,真正罹患強迫症的人有時會無意義的重複做一些行為或想法,有時已經過度了卻無法自制,更無法透過自我意識擺脫或停止這些行為,他沒有錯,他只是生病了,需要透過治療以維持更接近一般人的生活,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人都是哭著來,但都希望可以笑著走,真的做到可以笑著走,人生就沒有遺憾了,大家都聽過「意外跟明天哪個先到還不知道」這句話,在上個月看到年紀僅35歲的人生勝利組藝人高以翔,他不但年輕、健壯、帥氣、而且絲毫沒有負面新聞,這麼優秀而且集所有令人羨慕的條件於一身的人,卻只因錄製真人實境秀而意外猝逝,多令人驚訝與不捨